国外问卷调查在国内又被分为三种操作模式:口子查、站点查、渠道查。

渠道查的玩法和商业模式就是站点查的升级版。

通过自己搭建问卷站点,然后申请国外第三方调查机构或者一级问卷站点以及联盟平台的账号,成为分销商。

这里就类似于广告联盟自己搭建联盟平台,其实渠道查也就是广告联盟中民意调查的垂直类别,但是国内渠道查的问卷网站并不对外开放,而是用于招商加盟,供内部人员操作。

渠道查也是2023年初开始推出的问卷调查项目。

目前国内的渠道查公司几乎都是从站点查和口子查转型来做的渠道查。

渠道查的国内公司主要以湖南JM和杭州LF以及成都的CSC这三家为头部公司,剩下的招商公司基本都是通过加盟他们后购买独立搭建平台孵化出来的小公司。

网上营销做得最好的当属湖南JM,他们家的营销号我看见的都有5个,其中有工夫查、橙河问卷、金米问卷、金五盟等等,采用多账号多平台的矩阵推广。

杭州LF则是一个营销号多平台推广,在营销方面相对湖南JM来说弱一点,但是逼单和会销这方面全行业第一,针对有意向的潜在用户,会隔三差五主动私聊逼单,每周会不定期开展2-4次视频会议拉潜在用户反复洗脑逼单,收费价格相对湖南JM低一点。

成都CSC相对上面提到的两家相对佛系一点,从营销推广和加盟用户基数上都比上面两家要弱很多。

去年下半年,整个渠道查行业因为很多第三方问卷机构和联盟平台进行风控升级,已经清洗了一遍半罐水的渠道查小公司,很多小公司纷纷倒闭跑路。

渠道查就是国外广告联盟上百个垂直类别的其中之一,如果从一个广告联盟从业者的角度去看待目前国内渠道查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技术不过关,缺乏联盟经验

国内的渠道查公司都是从站点查和口子查转型来做的渠道查。没有一点广告联盟的常识,更别谈技术和经验,粗野的操作导致了出现以下技术问题:

1.基础环境的搭建不合格或细节处理不到位;

2.全国搞国外问卷渠道查使用的代理IP工具都是同一款;

3.答题前,基础环境的检测以及IP匿名性和质量检测啥都不做。

4.公司的测题团队以及运营能力跟不上。

正因为这样的技术和缺乏联盟营销经验,基础环境完全暴露,老旧的UA,重复的IP进入同一个offer,IP的质量太差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于稍微有点联盟常识的人来说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风控低的时候,上家会结算付款,但会核销扣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旦开始加强风控,面临的就是K号不付款的风险。

目前很多渠道查公司正面临着有结算,但是会大量的核销和扣量这样的处境和局面。

二,明面吃汇率差,暗地吃价格差

很多渠道查公司是按照6的汇率进行结算。真正的结算付款算上国外转国内的手续费和汇损,真实的收款兑换应该在7左右(实际汇率是1:7.2左右),6除以7等于0.857,明面上抽了15%左右的业绩抽成。

所谓的吃价格查,行话叫吃分,做过联盟的都知道,联盟平台每一级都会抽取20%的业绩抽成,但不会吃汇率差价,这也是正规联盟平台的主要盈利收入来源。

比如:一份问卷调查是1美元,通过后台设置,那么下级看到的转换价格就是0.8美元。

在国内,渠道查公司吃分是暗地操作设置,有点良心的后台设置80%转换价格给下级,自己吃20%,心黑的设置50%,自己吃50%的转换价格差。

他不给你上级平台账号,你是永远不知道他设置的多少,当然这种暗地里的吃分操作也不会告诉你。

所以,明面上汇率差吃你15%,暗地里吃分还要再吃你20%-50%。

三,单独搭建平台才是天坑

割韭菜的本质就是拿捏人性,如果你关注了问卷渠道查,肯定看到了他们的宣传:单独搭建平台,独立结算,独立招商,对接优质渠道。

看上去是一件挺美的事情,既不会被上家在结算掐脖子,还能自主招商。

人性的弱点就是不想被别人占便宜,自认为自己是大聪明,结果才发现掉入了更大的圈套和陷阱。

独立搭建平台费用从几万到十多万不等。无非就是搭建个网站和后台追踪程序,给你搞2-3个秒批和容易通过的渠道账号,然后api对接上,几万就轻松赚到手。

一般的渠道查公司,至少都要5个渠道以上才能维持基本的运营,多多益善,分摊结算风险。

如果后续要加其他渠道,按每个渠道账号审批的难易程度收费。

所谓的渠道账号,就是联盟账号。

做过联盟的都知道,几百元的联盟账号,被这么一包装,一个渠道账号就可以卖几万甚至几十万一个,我听说某个渠道最高卖到了30万。

你想着摆脱别人的平台独立自主,别人想着怎么无限收割你一波大的。

往往被大割的都是纯新手小白,心比天高,以为给几万独立搭建问卷平台就万事大吉,后面涉及的养号、网站维护刷流量、测题运营、答题质量以及和AM经理或者调查公司日常沟通,对于毫无经验的纯新手小白来说都是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某一个细节做不好账号就被k,又会陷入花钱买号的恶性循环,让渠道查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前期投入了几万的独立搭建平台费用,加上工作室的租赁和装修,前前后后花了将近10万,每增加一个渠道又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收费,自己又没有申请账号的能力,不买又不能运营下去,搞到后面骑虎难下。

那种不甘心的心情就像很多参加联盟培训的人一样,要么恶性循环下去持续买账号,要么最终被迫沦落为镰刀,自己招商培训割韭菜找回投资损失。

在这里,我建议当初那些做联盟培训或者专业批联盟账号的团队去专注搞问卷的渠道账号,把价格打下去。现在一个AD的账号市场价3万,一个bit的市场价4-5万,而且还供不应求。

这么一看,联盟sas账号和imp账号才几百元,简直就是业界良心。

四,优质资源不开放

很多渠道查公司有一些优质联盟渠道和offer,但是这些渠道和offer往往不会开放,哪怕你交了加盟费都不会开放给你。

这些渠道和offer仅供自己的内部团队操作,做出了业绩后,用于发布在网络上作为收入展示。

有些渠道查公司除了收账号费以外,后续新开授权渠道还要单独额外收费。

五,为什么玩联盟的人很少有人玩问卷?

其实就是看不上,曾经一个转换价格5-100刀3分钟完成,现在让他们再做0.5-3刀一个转换价格需要20分完成。

验证了一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六,总结

任何的项目都是需要从两个方面去一分为二的看待和分析,一个是项目本身的底层逻辑和商业模式以及行业前景,二是项目培训人自身的技术,人品,能力等因素。

我从来不否定国外广告联盟这个行业以及前景,只是目前行情不好,风控升级,技术门槛升高,不是普通新手小白能入局的项目,对自身的时间,资金,技术,执行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国内搞培训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挣不到钱才出来培训,只谈交付不谈结果,美其名曰知识付费,确心安理得的收取上万的培训费。

渠道查和国外广告联盟一样,其实商业模式和行业发展个人觉得都没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培训公司身上,把招商加盟作为一种主要的盈利手段,以搭建独立平台来变相实现买卖账号的割韭菜手段,不愿意好好沉下心来深耕项目本身,不愿意提升自身技术,行业经验以及运营能力。

任何的行业存在既合理,正因为韭菜太多,镰刀才会变着花样收割。

天下无贼只是一个美好又理想的乌托邦。

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用户投稿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